城市精神最好的参与者与营造者
来源:大连日报 发布于:2017-11-30 06:38
城市的发展,经济、文明是有力的两翼。积累物质财富固然重要,精神财富更不可少,它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明之花已然在大连结出硕果,文明行为已然渗透滨城的各个角落。我们看到——公交站点,广大市民自觉排队乘车,面对需要照顾的人群主动让座;斑马线前,自觉礼让行人的司机多了;餐馆里,“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珍惜粮食”的提示语随处可见;景区里,乱扔垃圾、乱刻乱画、折枝摇树的情况越来越少;“十大不放心食品”等专项整治扎实推进,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城市的文明成果越来越显现,而每一位市民正是城市精神最好的参与者、营造者。
每个人都是城市的环保志愿者
2017年5月20日,大连15万人参加了徒步大会。沿途景色优美,徒步大军场面壮观,然而,比景色更美的是大连人。记者徒步到5公里处后按原路返回,途中竟然发现宽阔的道路上干净整洁。除了市民自觉地维护城市环境,还有不少环保志愿者走在徒步队伍的尾端,用工具清理沿途被遗落的垃圾,就连粘在地上的口香糖也不让留下。由于人太多上厕所的队伍排了近50米,却没有人加塞;养狗人士自觉使用牵引绳并及时清理宠物粪便……这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了大连人对城市的热爱,对环境的呵护以及对文明的坚守。
以文化滋养文明,大连市民爱艺术也懂艺术
城市文明的底蕴体现在市民的举手投足间,这些细微之举汇聚成一股股暖流,让冰冷的建筑变得温热,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内心变得柔软。我们看到,已渐成气候的大连剧场文明正是城市文明的缩影。人们看演出时着正装,不迟到,不喧哗,懂得在合适的时间鼓掌,对艺术和对他人的尊重贯穿一场演出的始终。因此,著名导演张继刚不止一次地表达过对大连观众的赞赏之情,他曾说:“大连观众爱艺术,懂艺术,他们让这座城市日益美好,他们是城市文明的守护者!”
每个孩子都成为文明城市的“小号角”
“孩子我们快回家吧,天太热了!”“我不!”一对母子的对话吸引了蓝城小学的年轻教师梁子文,只见六年三班的李政昂同学踮着脚尖,在撕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妈妈在一旁打着阳伞不断地催促着,但是一遍遍的催促在李政昂的耳朵里似乎没有了往日的“效果”,炎炎烈日下,那个瘦小而坚毅的身影没有丝毫的动摇,仍然在专心而又卖力地清理着。“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行!”说着,他开始用手指甲一点一点地抠,向最顽固的地方发起总攻。“这有一点,这还有一点。”小政昂一边抠一边自言自语着,细密的汗珠从孩子的额头不断地渗出来。看着儿子的一举一动,妈妈的催促也弱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收起阳伞,加入了儿子的清扫战斗。得到了妈妈的帮助,母子二人会心一笑。最终,这伤痕累累的电线杆又焕发出了往日的风采。
“在大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蓝城小学孩子们这样的镜头真的太多太多。”梁子文介绍,有和姥姥在一起清扫楼道,为姥姥点赞的董星临;有放学后,和妈妈一起捡拾绿化带垃圾,环卫工人都向她竖大拇指的倪溢男;有主动遵守公共秩序,阻止妈妈插队的王贺;有每周志愿服务,帮助弱势群体的董好;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阻止父母闯红灯的袁子淇;有自觉礼让,和妈妈给长辈让座的严汪涵……
作为全国文明校园,蓝城小学19年来对学雷锋常态化的坚守,是大连文明校园的缩影,也是大连这座城市里每一个孩子心中“大连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60万名大连孩子与家长一起努力,共同铸就向善向上的集体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