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

第二届水下机器人大赛侧记

来源:大连日报 发布于:2018-09-07 13:33

  “抓到海参啦,还有海胆……”在第二届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大赛决赛首日,在规定的30分钟海下抓取时间里,水下机器人的表现让参赛选手兴奋不已。

  9月4日,獐子岛海洋牧场迎来第二届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大赛决赛的15支参赛队员,以及与人工智能、水下机器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13时29分,随着北京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联队的机器人入海,2018·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大赛决赛正式拉开帷幕。根据赛事抽签结果,北京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联队、北航自动化所联队、大连海事大学海大大队、哈尔滨工程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联队、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RobCutt队参加首日的定点抓取决赛。

  决赛首日率先采捕到海参的是北航自动化所联队,领队文力教授表示,他们的想法就是让机器人能够快速运用在真实海洋环境并与产业相结合,更好地检验水下机器人的有效性。根据去年的比赛经验,他们实施了新的设计,主要是改进了机器人柔性采臂,改进了机器人在水下的运动速度、效率和劲度以及扩大了运动和搜寻范围,更好地实现与抓取筐的默契配合。

  尽管收获不一,但参赛队员在收获着希望、在真实的海洋环境下,对水下机器人的研发有了更加清晰的感知。参赛的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生王岩认为,平常在实验室搞科研,环境是理想的,而在像獐子岛海域这样的真实海洋里,有洋流、水下不同位置的海流速度也不同。通过参加这样的赛事,对于以后的研究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獐子岛海洋牧场盛产扇贝、海参、鲍鱼、海胆、珍蚝等海珍品,獐子岛集团在生产中,主要依靠潜水员或拖网采捕海里的产品。为了促进我国水下敏捷机器人目标抓取事业的研究,获胜队伍除了获得奖金外,獐子岛集团承诺如果单一水下机器人综合采捕效率能够超过潜水员的,公司将提供500万元的创新奖金;如果集群水下机器人综合采捕效率能够超过拖网船的,公司将提供1000万元的创新奖金。利用人工智能和先进机器人技术替代人工,实现水下海珍品的精准捕捞,对于保护海底生态环境、保护潜水员身体、提高生产效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表示,集团希望并愿意同相关领域研究机构和专家一起努力,共同开辟近海水下自然与养殖生物机器捕捞的新时代。

  2017年4月,大连理工大学与獐子岛集团成立水下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围绕水下机器人等海洋装备自动化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并就企业技术需求、技术难题、产品研发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表明了企业通过产学研协同改进传统作业方式的迫切需求。2017年的獐子岛“大雪”采捕时节,联合实验室的机器人就参与了獐子岛海参的“冬捕”,围绕真实近海环境下机器人在环境感知、水下观测等环节进行实践,一个个野生海参通过水下机器人采捕上岸。

  长期以来,海参等海底海产品特别是海珍品的采捕主要依靠“海碰子”潜水捕捞,效率相对要低并且具有很大的风险性。随着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发展进步,海参的采捕以后可能真没有“海碰子”们的事了。

滨海千年>>更多

书香大连>>更多

美丽大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