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焦点新闻

用真情和朴实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来源:大连日报 发布于:2018-03-02 08:35

  ——大连日报新春走基层记者感悟篇

  

  记者曲琦(右三)到沙区科技中心采访。(图片来源:大连日报)

  

  记者乔文欣采访快递员。(图片来源:大连日报)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是朝气蓬勃、奋发昂扬的新时代,是奋斗者享受幸福的时代。记录这伟大的历史新篇章,讴歌谱写新篇章的伟大奋斗者,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更是荣誉。

  2018年2月4日,大连日报“新春走基层”专栏再度开启。正在接受转型、融合发展考验的大连日报社全体记者,风尘仆仆、一如继往地将脚步迈向基层,与普通人心贴心,感知普通人的生活和奋斗。在感动与被感动间,化成报纸上一篇篇新闻作品,使笔下的温度随着乡村挂满的果实、工厂车间制造的货品、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医院白衣天使的笑容……而升腾,成为新年伊始传递在大连人心间的一股股暖流,凝聚着奋发进取的力量。

  今日大连日报推出新春走基层记者感悟篇,来自于记者在走基层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奋斗是幸福的,而记录、讲述奋斗故事的人也是幸福的。

  正是有这样的幸福,才更能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希望——“要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正是有这样的幸福,才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记录新时代,全力讴歌奋斗者,用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向党和人民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连续五年和司炉工一起吃年三十饺子

  大连日报记者 张吉存

  大年三十21时30分,伴随着鞭炮声,我来到大连虎滩供暖工程有限公司锅炉房时,虎滩供暖总经理孙林高兴地说:“我猜你就能来陪我,今年应该是你连续第五年在我这里过年三十,等零点了,咱们一起吃饺子!”我觉得,媒体从业者必须要俯下身、沉下心;采访时要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作品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我在采访本上写道:“尽管跑了供热好多年,尽管已经多次采访节假日值班的司炉工,可此刻我仍然觉得,他们的笑容是那样温暖、绚烂,一如漫天璀璨的烟花……”大年初一清晨,我又跟随着环卫工一起扫红采访。这也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已经连续6年在采访一线度过了大年初一。

  其实,在很多基层工作岗位上,一门儿心思认准了就坚守几十年的人很多。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为这座城市默默奉献着,司炉工用自己的辛苦换来万家温暖,环卫工用双手和脚步换来节日的整洁清爽,他们在奉献中体现着价值,同时也体味着快乐。“以人民为师”,我亲身感受到这些普通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并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到强大的精神力量。

  为创造者感动与喝彩

  大连日报记者 郑鸿

  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报道活动中,我走进了大连日发光明家具有限公司,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朴实的普通劳动者。即使因为加班不能按时回家,甚至被迫取消春节假期,但在他们的脸上找不到消极与怨气,相反,那份因企业发展、收入提高、技能提升而收获的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获得感、归属感,能够感染每一个走进这个环境的外来者。这是一个企业,也是一个城市的活力与魅力所在。

  记者采访那天,还无意中得知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家住大连市内的袁先生,不久前联系到企业,希望把20多年前购买的一对日发光明生产的椅子维修翻新,既因为椅子质量好坐起来舒适,也因为是结婚时购买的有着特殊的情感因素。公司领导闻讯二话没说,安排技术最好的工人,免费为其更换了真皮椅面、修复了一些小的磕碰,使旧椅子焕然一新。工人们提起这件事,言语和眼神中无不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壮大了企业,托起了品牌,也书写了城市的历史,让人、企业与城市共同发展。有幸见证与记录这些,也正是我扎根新区新闻一线20年的根本原因。

  民族教育 薪火相传

  大连日报记者 谢小芳

  从2000年开始,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开始开设新疆内高班。当年,为了让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接受更好的高中教育,国家作出了特殊的安排,在全国12所沿海开放城市开办内高班。二十高中光荣地承担了这项任务,成为当时东北三省唯一入选的学校。18年来,每年寒假,当其他校园都归于宁静,师生放假回家欢度假期的时候,新疆内高班的师生却仍然留在校园,继续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二十高就有432名新疆学生留在大连,度过他们的寒假和春节。这些十六七岁的天山学子,正值青春年少,离开家乡,异地求学,勤奋努力,自信自立,与他们交谈,总能带给我别样的温暖和感动。16岁的回族女孩马玲,活泼开朗,第一次离开家乡过寒假,虽然很想家,但也能积极融入到二十高中的大家庭中,适应新生活。即将参加高考的维族女孩阿丽耶·阿卜来提,即使假期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天一早起床背单词。安静的自习室,热火朝天的体育馆、努力练习吹奏技巧的陶笛课教室……都记录下这些“天山雪莲”绽放的美好时刻。

  播撒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少数民族学子的成长、成才。民族教育,薪火相传。

  为别人的快乐而坚守

  大连日报记者 李枝宏

  欢度春节、万家团圆。而旅游一线的广大职工却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放弃小家的团聚,为万家送去欢乐。从第一个黄金周开始,我就陪着他们度过了每一个假日,劳累时,只要看到他们不忘初心的坚守,心里也更加感到快乐,疲惫似乎也减轻了许多。

  今年春节假日,我一直被感动着——冰冷的海水中,表演者与白鲸共舞,演绎着美轮美奂的和谐之舞;鞭炮声中,饲养员为了防止鸟儿受到惊吓,夜夜精心守护;在万家团聚之际,酒店员工依然微笑着温馨服务;为了让游客亲密接触到呆萌可爱的南极企鹅,帝企鹅饲养团队所有工作人员在寒风中加班加点,每日24个小时地陪伴与守护……

  于是我将目光投注到幕后,图文并茂地记录旅游从业者们如何用微笑和欢乐感染着每一位游客,如何无怨无悔地在工作岗位上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如何为游客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只要走下去,零距离了解他们的幕后工作,感受他们的苦乐酸甜,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对坚守的信念,对新闻记者这个时代记录者的自豪。

  在科技中心体验时代的变迁

  大连日报记者 曲琦

  掐指一算,每逢寒暑假到沙区科技中心采访学生的活动情况,这一惯例已经延续了十年。翻阅那些老新闻,我的深切感触是,科技真切地更新着我们的生活。

  十年前,这里最火爆的项目是数码摄影和电脑组装等等,孩子还新奇于那些变化多端的镜子和奇妙的天文知识;后来,磁力风筝、建筑模型、4驱车模型等组装,牢牢吸引了爱实践、爱动手的孩子们,还有最让人震撼的是国防厅里的航空模型和威武的航母“辽宁舰”模型,激发着他们探索的热情。而现在,最火爆的是无人机和3D打印、乐高机器人,以往我们从电视上见过的这些“高大上”项目,正在孩子们手里娴熟地体验着。

  “转弯,向左轻触,然后继续向前!”七十九中一年三班学生李逸鸣在乐高机器人教室里指挥着正在操纵赛车的学弟学妹们,这一周里,他们亲手设计和组装了一辆赛车,并用计算机编程去完成多项任务……每次到这里采访,我都是前来上了一课,观察孩子们最新颖的爱好,发现他们又更新了哪些技能,了解科技正在怎样真切地走进并改变着我们的现在与将来。

  我的基层在社区,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

  大连日报记者 刘湘竹

  基层是什么?基层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是发生故事的地方。作为一名区街记者,我的基层在社区,在老百姓日常柴米油盐的生活中,在万家灯火中的城市温度。所以,走到社区,倾听居民最开心的事,最烦心的事,最盼望的事,就是淘到好新闻的途径,就是感受城市鲜活面貌,以小见大反映社会变迁,民生诉求的最好途径。

  春节前,从中山区望海社区的“外来媳妇团圆饭”,到中山区人民路街道“外国人在中国过个年”,再到甘井子区泡崖街道的春节爱心大集,我用记者的视角记录着这座城市里关于节日的故事,关于温暖与爱心传递的故事,倾听着不同的人群对这座城市最诚挚的情感表达。走基层,“接地气”,以群众为师,是浸润在新闻这一职业基因里的传统。作为记者应该坚持一直在基层,在路上,在现场。基层有故事,现场有新闻。只要到基层去,就会有发现,有所得。

  在这些记录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索,如何更好地走基层。我相信走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写出好新闻,这就要求我们在走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提炼,带着观察带着问题意识再去走,那样可能会有更多发现。

  数九寒冬“上山下海”我与他们同行

  大连日报记者 智曼卿

  作为跑林业、海洋渔业战线的记者,我深刻感受到恶劣环境下野外工作的不易。多年来我和战线上的同志们建立了非常好的友谊。作为记者,于情于理我都应该走近这些克服严寒、忍耐孤独、坚守岗位的人们,通过新闻报道让世人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支持他们。

  2018年元旦以来,我跟随市森防指办公室先后在旅顺、甘井子、金普新区等林区进行野外模拟实战随机拉动,在山上一呆就是大半天。腊月二十七日夜,我和市森林公安局的防火督查组驱车往返300公里,采用“回马枪”“突袭战”“分兵多路”等“战术”,夜查涉农地区夜间森林防火值班备勤情况,后半夜同志们才回到家里。

  年前,大连地区沿海海冰冰情进入一年中最为严重的时刻。在瓦房店市红沿河镇的渤海湾海边,我近距离感受来自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这些“追赶”海冰的青年科研人员的敬业精神。当天气温低至零下15摄氏度,在海边站了两三分钟记者就觉得海风刮得脸很疼。对科研工作一丝不苟,对生活要求简单,和这些年轻的科研人员日复一日的坚守相比,记者的“难受”又算得了什么?

  有一种工作叫风雨无阻

  大连日报记者 乔文欣

  快递员是城市里“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家一般只关心送来的包裹是否准时、完好,而往往忽略了他们的苦与累。临近春节,我与顺丰快递员高金龙一起,体验了快递员一天的忙碌。

  因为刚刚下过雪,采访当天格外寒冷。恋恋不舍离开温暖的家,清晨7时多,我找到高金龙时他已经在工作。临近春节,高金龙的工作量直线上升,日收派量都会超过百件。很多居民楼都没有电梯,因此对快递员的体力更是不小的考验。3个多小时,我随高金龙爬了20多栋楼,巨大的运动量让身体发热,但到最后我累得只能在楼下等候,停止运动后刺骨的严寒又阵阵袭来,这让我真切感受到什么是“风雨无阻”。这一天,我还从高金龙身上感受到认真负责和微笑服务的工作理念。他会不厌其烦地提醒客户是否要当场拆验货物。如果客户表示感谢,他会开心地像个孩子。

  对于我这个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通过走基层真是获益匪浅。新闻采访需要更多的感同身受,而非浮光掠影。我需要更多机会感受一线劳动者的不易,这样写出的新闻才能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他们的用心让博物馆有了丰富表情

  大连日报记者 彭杭

  在物质渐渐富足的今天,博物馆仅仅免费开放、单一陈列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因此,活化展示方式、增进亲密对话、开发文创产品等成为大势所趋,这些大概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博物馆+。新春走基层,记者在于大连现代博物馆展出的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上感受到,博物馆+的概念体现在多处细节:极具视觉效果的凤鸟纹饰投影、通俗易懂的第二套说明牌、趣味性十足的动态汉代厨房场景图、观众可席地而坐观看视频的榻榻米高台、实现将文物带回家愿望的文创西市一条街……一个跨越千里的展览,因为有了这些细节而有了更生动的表达和更丰富的表情。

  而在博物馆+概念的背后,是博物馆人贯穿始终的“用心”。为了还原大唐西市的原汁原味,遍寻网络找不到合适的图片后,工作人员紧急联系湖北襄阳唐城请求帮忙;为了烘托春节气氛,买来各种小花车和宫灯,并且还要因地制宜地改造。展览策划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从西安到大连,大家都全力以赴。在此,让我们向所有为本次展览付出心血的工作人员致敬!谢谢你们!

  不平凡的除夕夜

  大连日报记者 王艺

  除夕夜,本是阖家团圆之时,但总有一些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能顺顺利利、开开心心地过节,选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今年除夕,我走进了市交警支队旅顺口大队夜勤中队,感受夜勤交警普通但不平凡的除夕夜。

  除夕当天下午,提前来到旅顺口交警大队开始前期采访和收集素材时,我发现,所有当晚要值班的夜勤交警,对除夕值班没有丝毫抱怨。当天17时,旅顺口交警大队夜勤中队中队长张勇带着中队的兄弟们匆匆地在单位吃完“团圆饭”后,就驾驶警车分成两组开始了在涉农街道上的巡逻。张勇当天说的话仍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年三十,农村都有上山请神回家过年的风俗,我们巡一巡,警灯闪一闪,他们就不能撒欢开车了。”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透露出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除夕你们还得值班,是不是很辛苦?”对于我的问题,张勇笑着说,“咱们其实是一样的,在选择了一种职业时,就已经选择了特定生活方式。没看春晚、没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有时候觉得对家人挺亏欠的,但工作性质就这样。我们在路上多检查、多提醒,事故就能少一些。想到这些,就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唯有脚踏实地的奉献。张勇和他的兄弟们在平凡的工作中道出的是不平凡的感受,也让走进他们的我,对多年前选定的新闻记者职业有了更新的感悟。

  感受幸福的真谛

  大连日报记者 于艳新

  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报道活动,我走进了大连汇达环境清洁公司兴工所。这个扫保班组的员工们,几乎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是在采访中,我发现他们个个干劲儿十足,笑容灿烂。

  是什么让他们大年三十值班守夜还不觉得烦乱?是什么让他们初一凌晨就抡起扫帚清理繁华热闹之后的狼藉,而没有丝毫抱怨?当扫保班组的组长黄立新,用不加任何粉饰的质朴语言给我算了一笔这几年她在大连工作和老家人的经济对比账以后,我看到了她那实实在在的满足和幸福。当她难掩兴奋的表情告诉我,每年除夕夜,公司领导都会亲自过来给他们拜年发红包时,我再次强烈感觉到了这份职业的坚守,给她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新春佳节,走进这些最普通的劳动者,我感受到了因积极向上、乐观生活所迸发出来的幸福能量。走进这些最可爱的劳动者,我打开了更为宽广的报道视野,他们的一言一行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走进这些坚守的劳动者,我更加为大连感到自豪,正因为这样一座有胸怀、有温度的城市,才让无数来连打拼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孤单,都倍感幸福!走进这些基层群众,我有这么多感悟,又有什么理由不用手中的笔,为他们点赞,为大连喝彩?

  “乡村振兴”在眼前

  大连日报记者 石家家

  从普兰店区安波街道的购年货大集,到城子坦街道贝类市场供应丰富;从大年三十,两名水泵工坚持在野外提水站为6000户村民保证供水,到大年初一,星台街道葡萄沟村800多户棚农在棚内过年。采访行程500多公里,尽管有点辛苦,但记者心中总是感受到一股股希望和力量:“乡村振兴”就在眼前……

  改革开放,让农村市场物资极大丰富起来,农民的“口味”和追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安波大集上鸡鸭鱼肉,到城子坦贝类市场上的海参鲍鱼,农民过年的“口味”也越来越高。在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农民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渴望也在提高,从春节前农村春联市场,记者看到农民朋友们渴望更多的是提振精气神,反映新时代新气象内容的春联。稳定的改革开放政策,让农民们追求幸福生活有了底气和希望。而两名坚守农村提水站工作20年的高世强和高守云的工作态度,让记者看到他们对待工作的责任和认真劲儿。800多户棚农在棚内过年,靠自己勤劳双手致富,创造美好生活,让记者感受到来自最基层的一种奋斗精神和力量。

滨海千年>>更多

书香大连>>更多

美丽大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