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片新闻

大连“五星加冕” 所有的劳累和委屈都值得

来源:大连晚报 发布于:2017-11-24 07:49

  

  创城过程中,大连市各楼道、楼栋、楼院、小区里,围绕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楼院综合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卫生死角没了,景观景致多了,楼院文化大大地丰富了,邻里关系也更加和睦了。

  

  富民社区将创城建设深入到学生中。(图片来源:大连晚报)

  

  台扩社区绿地认养工作得到了居民的一致称赞。(图片来源:大连晚报)

  我的创城日志

  马栏街道富民社区书记 董伙梅:

  深刻感觉到居民的文明意识在不断提升

  从2004年毕业参加工作,我经历了5届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13年的工作经历,让我看到居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过程。城市环境建设从身边做起,这样的意识提升已经深入社区居民心中。

  我记得2005年大连第一年参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时,落实到每个社区,最基层的工作就是改变居民的生活环境。那时的工作真叫一个难,我们每天深入居民家,苦口婆心劝说居民不要将废旧物品堆放在走廊,存在消防隐患,可居民对此却不理解,不肯接受。今年已是第5次参加文明城的评选,我惊喜地发现,富民社区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很多楼院已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发爱护楼院环境。

  富民社区有6000多名居民,35幢楼,其中2800多人都是退休人员,典型的老旧小区,仅凭社区的10名工作者是根本无法完成对楼道清洁、美化的工作,所以,如能发动社区老党员、热心居民,由他们带动居民一起参与其中则是最可行的方法。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住在我们社区的辽宁省道德模范郭连荣大姐,当我们集中力量,将郭大姐所住的楼院杂物彻底清理干净,楼道内的所有野广告全部铲除,走廊粉刷一新后,受到了楼院所有居民的好评,在郭大姐的带领下,他们成立了环境管理自治小组,一起维护翻新的楼院,这很快感染了其他楼院,如今,已有11个楼院加入其中,成立自治小组,大家自觉维护楼院环境,当居民参与其中时,自己动手粉刷楼道,清理楼院垃圾,形成了互相监督的意识后,所有的人都发现,楼院里再没有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了,看到楼道出现了野广告,大家都知道随手撕下,扔到垃圾堆里了。

  如今自治小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环境管理了,他们已经发展成了邻里互相自发照顾楼院里的弱势居民,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邻里感情升华,让楼院更加和谐、温馨。今年,还有楼院居民自发举行百家宴,邻里关系空前爆棚。

  在文明城评选期间,不得不提的就是城市“牛皮癣”——野广告,郭大姐为了维护楼道的环境,还被张粘野广告的年青人打伤晕倒在地,此事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家关心郭大姐伤情的同时,更是对如何解决“牛皮癣”进行献策谏言,也有企业公开对外承诺,将再不以张贴野广告的方式进行宣传。如今的小区,野广告确实少了。让一部分人意识到粘野广告对城市市容市貌的损害,让一部分企业拒绝以此宣传,这是创城给城市留下的延展变化。

  5届的文明城评选,文明的观念已经深入到每位居民心中,我们的工作不再是苦心推动。今年,大连再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这是每一位居民的努力,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这一称号永远留在大连,让“文明”的概念不断扩容!

  南沙街道台扩社区书记 郭海燕:

  看到干净的社区,再多的委屈都不值一提

  在创城的几个月里,社区16名工作者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我们每天在社区每个楼院工作,晒得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为了改变社区的环境,我们劝说居民、动手清理,虽然受了很多委屈和不理解,可当我们看到社区焕然一新,发生巨大变化,获知第五届文明城市的桂冠再度落在大连头上,再多的委屈都不值得一提了。

  南沙街道台扩社区有6039户居民,263个楼洞,1.4万余名居民,这一数字,基本是普通社区的一倍。社区除了一个封闭小区外,基本上是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所建的居民楼为主,贫困人口多、残疾人多、流动人口多,环境不好控制,社区基础设施差,是社区的基本现状。

  因为建成得较早,社区很多公共花坛早已废弃,被居民开发成了菜地,不仅有异味,对环境也没益处,居民为了抢占花坛,更是引起了不少邻里矛盾。从2011年开始,社区就进行了绿地认养,社区将废弃花坛清理干净,种上美丽的花草,交由居民打理维护。可以说,每一块菜地变花园,都是社区工作者几次上门劝说,甚至是几十次劝说的结果。有的居民,我们前后劝说了两个多月,才最终得到了居民的认同。今年,我们将部分花坛外安装了漂亮的围栏,将绿地连成片,增加了20多个花卉品种,使得绿地成了社区的一景,形成了像南沙“月季街”这样的绿地认养品牌一条街。如今,社区的绿地认养人已经多达90多人。很多还在花坛种菜的居民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也能主动将菜地交出,改成花园,这样的转变,也让我们感到心慰。

  台扩社区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它是老麻沟墓地所在的社区。以前每到清明、祭祀节日时,社区的环境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创城期间,根据台扩社区的特点,我们也特别加强了文明祭祀的管理,除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定点巡岗外,还加强宣传,很多居民也自觉意识到对环境的保护,自我监督。如今可以看到,很多居民在祭祀时,手里拿的都是干花,看到街头有烧纸的不文明行为,都能主动抵制。

  创城期间,我们16位社区工作者在完成每天的本职工作后,还需要拿着小铲小桶,再清理一遍管辖楼道的野广告。每一位社区工作者每日奔波在各个楼院,被晒的“墨黑”,集中清理出楼院乱堆乱放的垃圾100余卡车。几个月努力下来,社区环境真的变了,不仅我们看到了,居民也看到了,他们理解了我们当初的苦口婆心,认同了我们的坚持时,我们受的再多委屈都不值得一提。如今,社区工作更容易开展和推广了,这是我们在深入居民工作时,得到了居民的信任,居民之间的理解加强了,社区将更加和谐。

  记者手记

  让文明城的成果 惠及每一位居民

  作为一名记者,最近这几年我没少跑社区,有的时候采写正面新闻,也有的时候是负面报道。负面报道多集中在居民私开菜园、私搭乱建小房、健身器材被破坏等事情上,正面新闻则五花八门,有老人捡到现金交还失主的,有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有社区干部为居民排忧解难的……跑的时间长了,有了一种感觉,就像富民社区书记董秋梅说的那样:随着大连一次又一次“卫冕”成功,文明已经渐渐成为每一位居民的习惯,文明成果亦惠及到每个普通人。我们喜欢把社区书记喊作“小巷总理”,这个全中国最小的官收入不高,操心却很多。他们接地气,每天都扎在居民中间,对辖区里的一切了如指掌;他们任劳任怨,在创城的过程中是最操心最劳累的那群人;他们腿勤嘴勤,每天都带着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老楼长、老党员们,一幢幢楼、一个个门洞地过筛子,苦口婆心,一边说一边干,像收拾自家的客厅那样清扫和整理居民楼、社区环境。如果所辖是新小区还好说,如果是旧小区,社区书记基本上就等同于保洁阿姨了,每天干啊干啊,还操心、受委屈,有时候甚至会被居民指着鼻子理论。他们所做一切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每一位居民都感觉到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有序、友好、文明的环境里的舒心与快乐。

  社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组成,社区工作者是联系政府和百姓的纽带,这条纽带是否顺畅,是否尽心尽力,直接关系到每位居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形象。连续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这沉甸甸的桂冠是荣誉,亦是激励。而对于全体普通大连人来说,文明城带来的种种“利好”真切可感:摸黑路亮了,坑洼地平了,楼道干净了,私建的小房拆了,陈年的垃圾运走了,景观景致多了,楼院文化大大地丰富了,邻里关系也更加和睦了……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保持这成果,让楼院持续干净,让环境长久整洁,让百家宴成为品牌,让邻里和谐成为习惯,让文明之花永远地盛开。文明无止境,让我们提振精神,再度出发!(赵卓)

滨海千年>>更多

书香大连>>更多

美丽大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