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代表——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淑侠发言。
辛寨子街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按照“融入发展、长效常态、惠民便民”原则,以汇繁星、激活力、促民生为统领,树立群众观、坚守人民性,以温暖、明亮、美好的方式传递深刻道德内涵,让文明成为地区的突出品质,实现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双提升。
一、高强度投入,高标准规划,形成创建强势
街道用硬任务、硬措施保证文明创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多年来,街道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近8亿元,每年用于文明创建投入均高于经济增幅,今年创建专项资金超过1000万元。街道制定实施了两期《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明确了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街道党工委不断健全“区域化文明创建共同体”,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同时,将创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确保抓出成效。
二、全域化参与,多领域联动,凝聚创建合力
街道利用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创建场所和教育载体,发挥全域力量,共同参与文明创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道德实践活动,使文明创建工作真正成为惠民生、聚民智、修民德的“民心工程”。以创建“志愿服务先锋街”为载体,深化有效整合、多方联合、相互融合、有机结合、科学组合的“五合共建”模式,街道80%的党员都认领了“家家乐志愿服务超市”的“菜单式”项目。街道投入200余万元,建设了全国一流街道级道德讲堂。
三、品牌化引领,植入式营造,打造创建精品
街道以温和植入的方式营造和谐氛围,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创建精品。大胆采用新手段新形式开拓新载体。成立了全市首家街道级慈善分会,累计募集近6000万元,位于全市前列。中小学坚持12年深化“广树进步小榜样”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投入8000余万元,建设面积达8000㎡的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为社区修建高标准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让居民参与其中、享受其中,将价值观内涵根植于心,外展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