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主题活动<文明餐桌大行动<文明餐桌文字新闻

倡行节俭之风

来源:大连日报 发布于:2013-01-30 11:21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我们生活日益走向富庶的今天,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合国情、顺民意。

  这些年来,在国家繁荣富强、人民衣食充裕的同时,一些人开始把勤俭节约视为不合时宜,把俭朴视作寒酸,把挥霍说成大方,种种浪费现象令人痛心。南方某报作过一个现场调查,记者兵分几路去观察身边的浪费现象,结果发现浪费场景触目惊心:一次性饭盒里完整的白馒头泡在剩菜中;社区中水龙头哗哗流淌却不见人影;教室里大功率日光灯彻夜长明;办公室里下班后不关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办公设备总处于待机状态……于是,该报也就有了一个反问式的标题:今天,我们还要不要节俭?

  节俭在今天当然仍然需要。因为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农村有一亿多扶贫对象,城市有几千万低保人口;我国现在还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能源资源短缺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倡行节俭之风在今天显得更加重要。“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人们自觉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米,其实不仅仅是为小家节省一点钱,也是为社会这个大家节约更多的能源和资源。有人做过测算,如果动手将马桶水箱里的浮球向下调整2厘米,每次可节省近3公斤的水,按每天使用4次计算,一年就节约4380公斤水;如果全国3.9亿户家庭都能做到随手关灯,每年可节电约19.6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88万吨;如果全国10%的用户做到双面打印、复印,每年可减少耗纸约5.1万吨,节能4.4万吨标准煤;如果全国1248万私家车主都做到每月少开一天车,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也许,一块煤,不算多,但是千块煤炭就能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但是点点滴滴也能汇成河。我国13亿人口是个乘数,多么微小的数字乘以13亿,都会变得十分巨大。

  倡行节俭之风是世界文明风尚之大同。美国学生的课本历来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至少会经过8名学生,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世界知名企业惠普,在办公室设了“备用箱”,只用过一面的纸张都放在备用箱中,纸的背面再利用。他们如此节俭,谁能说是因为他们没有钱呢?现代文明推崇节俭,就是强调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坚持对过度消费的抵制。只有坚持勤俭办事和节俭生活,才能减少和避免对自然物资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倡行节俭之风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时下,一些地方“百元周”活动受追捧。部分生活在都市中的白领,纷纷选择虽然有钱但不浪费的做法:一星期全部的餐饮、交通、娱乐、购物、保健、运动等消费加起来,控制在100元以内。他们的说法是:“过紧日子,才能过久日子;不挥霍,才能更好过。”有消息说,一些高等院校学生、企业员工中的“月光族”开始学会了记账,他们通过把每天的花销记“流水账”的做法,制订理财规划表,合理计划开支。在有的社区,还专门请来勤俭持家模范给居民讲解勤俭持家的小常识,并组织居民交换生活旧物,物尽其用,避免浪费。事情就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争做勤俭节约的实践者、传播者和示范者,那么,节约的生活方式就形成了,节能就变成了你能、我也能。

  倡行节俭之风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准则。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是人类共有的文明理念,勤俭节约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治家之法;“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乃治国之道。响应习近平同志的号召,我们大家就应该经常审视自身:今天做的每一件事你都节约了吗?

滨海千年>>更多

书香大连>>更多

美丽大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