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主题活动<文明餐桌大行动<文明餐桌文字新闻

“中国式剩宴”是这样产生的

来源:大连晚报 发布于:2013-01-30 11:32

  完整的鸡鸭鱼肉,甚至生鱼片、海参都被倒进了泔水桶,吃的人和看的人都心疼。明明吃不完,却偏要点那么多菜,这究竟是为啥?  

  原因一:

  感情深不深,就看点菜多不多?

  市民小迟告诉记者,如果是自家人在一起吃饭,通常是“吃多少点多少”。“即使有剩菜,打包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小迟说。但是如果是朋友间请客,尤其是商务宴请,往往剩菜就这么“算了”。“关键是个面子,打包显得多小气!”小迟说,如果是单位公费请客,更要“山珍海味猛点一气”。“这时候关键要看排场,剩多剩少就没人在乎了!” 

  “感情深不深,就看菜点得多不多。”这种思想在普通民众中并不少见,尤其在年终岁尾的聚会宴席中,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更加在乎“年年有余”。“市民在点菜时往往习惯多点,吃自助餐时要多拿,这样的习惯和传统饮食文化都有关系!”我市一家星级酒店的后厨负责人陈师傅说,为了减少浪费,酒店曾尝试推出“半份”菜肴,但尝试者寥寥无几。“关键是没人肯在宴请中丢这个面子!”

  市民莫先生说,自己在国外吃自助餐时,多数外国人每样只拣一份,不够再取。“而国人吃自助餐时完全不一样,价格较高的食物,往往一上来就被‘抢’光了。不管吃不吃,先抢到再说。”莫先生说,在一些国家,客人把盘子吃得干干净净才表示对主人的尊重。“但是在国内的观念迥异,只有摆在面前的食物多到吃不完,才显示出主人好客。”莫先生认为,这种思维习惯造成的是,大部分人吃饭注重排场、爱面子,不但点的多、浪费多,同时,大部分人忽视怎样吃才健康这一更关键的问题。  

  原因二:

  个别酒店“霸王条款”推波“剩宴”

  除了市民的认识误区外,最低消费、包房费等餐饮业存在的“霸王条款”,也在为“中国式剩宴”推波助澜。

  在黄河路附近一家大型酒店,服务员介绍说,酒店包间的最低消费为1500元。“如果我们3、4个人吃饭,1200元的菜肯定超过饭量。”市民林女士说,想吃出1500元的“最低消费”,只能拼命点菜。“往往最后剩下大半桌没动过的‘剩宴’。”林女士说,为了面子,大家通常不会打包。

  加剧浪费的还包括禁止自带酒水、开瓶费等“不平等条款”。在不少高档酒店都不允许自带酒水或要收取开瓶费。“整瓶喝不完的白酒,往往就这么浪费了。”林女士说。  

  杜绝“剩宴”:

  民间开始“光盘行动”

  针对全国各城市普遍存在的“中国式剩宴”,部分餐饮业开始倡议单个菜品分量“减半”,有的则倡议“主动提醒顾客少点菜”。但记者在我市一些餐饮单位走访时发现,类似举措尚处空白。而一些餐饮业经营者则表示,西餐都是分餐制,每个人自行决定吃多少。一份名为《中国食物消费与浪费分析》的调查报告显示,实行分餐制几乎不存在浪费现象,但“分餐制”在我国推行还有困难——家庭式的用餐方式在我国由来已久,要想改变,必须一点一点引导教育。

  中山区一家酒店的经营者陈女士建议说,为防止食物浪费,可按照人头进行点菜。女士等食量小的,按一个菜点;男士等食量大的,按一份半点,这样既省钱还能防止浪费。

  而通过微博等方式,不少市民已经开始自发自助杜绝“中国式剩宴”的“光盘行动”。市民小杜每天坚持在饭后拍摄空空如也的盘子和碗,并晒上微博,倡导“光盘”。此外还有公益组织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但不少市民也坦言,虽然内心支持光盘行动,但大家担心“光盘行动”难以持久。

  著名社会学者、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柳中权教授认为,“中国式剩宴”由来已久,单靠网友和商家自发的短暂性行为难以根治。

  柳教授认为,要想解决“中国式剩宴”,杜绝舌尖上的腐败,关键还要依靠制度和监督,制止公款消费。

  

滨海千年>>更多

书香大连>>更多

美丽大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