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滨海千年

营城子:生态之城文化之乡

来源:大连文明网 发布于:2013-09-29 09:39

千年古树

 

纯金打造的十龙带扣。 资料图片

 

  营城子素有古驿之称,是大连市乡镇(街道)中拥有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一个,目前已经确定的文物保护单位有14处,其中省级的3处。文家屯贝丘遗址和四平山上的积石墓地遗址,将营城子的历史上溯到母系氏族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中期。

  据资料记载,在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变迁之后,秦时,这里归入统一的中华版图,汉时,这里已是人烟稠密,经济繁荣,位置非常重要的地区;三国时期,魏征战于辽东,繁荣一时的营城子在连年战火中陷入荒凉。

  今天,我站在车来车往的明珠路边,眺望远处的果园菜地,在脑海里勾画着“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营城子,猜测彼时它有着怎样的过往,又是怎样的烽火兵戎将它湮没在硝烟中。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更愿意相信有物证的历史,不论一个地方把自己的身世追溯到多么遥远,如果没有实物作为佐证,我都会感到遗憾,觉得它们有“神话”或“传说”之嫌。

  对于营城子的古老,因为实物的存在,我相信,它不是后世为长家乡志气人为造就的“源远流长”——童年时,因为与旅顺博物馆毗邻而居,旅博是我的第二课堂,大展柜里,相较于那些看不清眉目的石斧、石范,我更喜欢欣赏那些有美学情趣的陶罐、陶房、陶猪,这些展品旁的标签,让我知道了它们共同的出土地“营城子”,它们是营城子早在新石器时代,以及后来的春秋、两汉时代,有前人活动的明证。

  说营城子,话题总绕不开那一座座构造各异、神秘莫测的汉墓,从永兴门的牌楼往里走,路尽头是营城子村民俗博物馆。这里完整地保存了两座此地出土的三室砖室墓中规模最大、砖室最特殊的墓室。博物馆入口处一道两米高、近五米长的弧形影壁墙向来访者展示了它的神秘面——108块汉砖构筑的影壁墙上,每块上都有一个五指张开的手印,墙砖已是2000多年前的物件,手印亦是那个时代的印记。据说,考古学者们作了多方考证,对于这些手印,只能给出“当年制砖匠人留下的”,“可能代表某种隐喻”的猜测,至于手印是否真的有什么寓意,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200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的前人就是这样真切地存在过,我在想,那些擅写穿越题材的作家们如果到访,这道影壁墙会给他们提供多少创作灵感啊!

  汉墓遗址遍布营城子全镇73%的区域,其范围之广、规模之雄伟,殉葬、随葬物品之丰富,以及其中壁画“导引升天图”等均令考古界称道。

  营城子考古可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不时出土的汉墓,也让营城子人比别处人有更强的文物保护意识。一位资深文博人员告诉我,许多有很高研究价值的汉墓,就是当地农民在耕地挖沟时发现、及时报告的。

  古墓总是被人与神秘或宝藏等字眼联系在一起。营城子的古墓多为生产力相对低下的遥远年代修建,客观地说,有艺术欣赏价值的物件并不多,其中纯金打造的金质十龙带扣算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个带扣上雕有10条龙,一条大龙从上到下贯穿,造型生动逼真,大龙之上有两条对称的小龙,旁边有7条小龙围绕,每条龙的脊背上都是小珠造型,带扣上还有绿松石做点缀,这件佩饰显示了主人拥有相当高的身价地位,也充分体现了汉代焊缀工艺的精美,堪称汉代金器之极品。

  营城子街道一位负责人告诉我:“如此多的墓葬在此地被发现,说明这里曾经是人烟稠密的地方,专家推断,附近必然有城郭,但是,直到现在,城郭在哪里,仍然是未解之谜。”

  在史家和研究者的眼里,营城子汉墓对于中国东北边疆史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有政治意义,2008年,大连市政府在营城子沙岗村建立了大连汉墓博物馆。

滨海千年>>更多

书香大连>>更多

美丽大连>>更多